
6月1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從北京到羅馬”——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暨藝術特展活動在京發布。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意大利駐華大使安博思,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與特聘藝術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代表等共同啟動特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2026年米蘭冬奧會組委會主席馬拉戈發來賀信,對活動舉辦表示祝賀。
遵照中意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為推進中意兩國人文交流,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意大利文化部、意大利人類文明博物館、意大利羅馬美術學院、意大利足球協會、意大利拉齊奧大區議會共同向兩國藝術家發出參展邀請。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意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等機構對特展提供支持。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賀信中說,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一直是奧林匹克運動寶貴又重要的合作伙伴,讓億萬中國人領略到了奧林匹克的魅力。如今,通過體育搭建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之橋仍是奧運精神的核心所在,我們很榮幸能與這樣一位盡心盡力的伙伴合作。總臺即將在意大利舉辦的“光影同輝 美美與共”——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暨藝術特展將中國和意大利豐富的文化遺產匯聚一堂,彰顯了兩國作為冬奧會東道主所擁有的悠久文明歷史和輝煌藝術成就,旨在推動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增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衷心感謝并祝賀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通過這一非凡舉措為促進文化對話所作出的杰出貢獻,這再次彰顯了總臺致力于推動體育與文化交融的決心。
2026年米蘭冬奧會組委會主席馬拉戈在賀信中表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通過引人入勝的故事講述、前瞻性的報道和富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在向全球觀眾傳播奧林匹克理念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是意大利的兩座標志性城市,完美地詮釋了永恒傳統、前沿創新與卓越文化之間的相互融合。作為2026年冬奧會的主辦城市,它們在傳承卓越體育傳統的同時,也彰顯了意大利文化的豐富與多元。相信總臺將在2026年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中發揮關鍵作用,通過你們的持續奉獻,將使運動員的聲音、主辦地的靈魂,以及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價值觀激勵全世界的觀眾。
特展聘請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敦煌藝術和工藝美術設計研究專家常沙娜擔任“光影同輝 美美與共”——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暨藝術特展榮譽總顧問。聘請(按年齡排序)中國國家畫院首聘研究員、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陳家泠,國學家、書畫家范曾,書畫家、鑒藏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故宮學院中國畫研究院院長崔如琢,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吳悅石,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擔任藝術特展榮譽顧問。
聘請(按年齡排序)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汪觀清,北京畫院藝委會原副主任、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石齊,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郭怡孮,西泠印社名譽社長韓天衡,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張海,中央文史館資深館員、清華大學教授李燕,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陜西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王西京,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蘇士澍,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北京畫院原院長王明明,中國國家畫院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范揚,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王芝文,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賈廣健,旅美華人藝術家曹俊,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黨委書記林藍擔任特展藝術總指導。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在致辭中表示,中意傳承千年的友好交往史滋養了兩國生生不息的人文交流。今天發布的中意建交55周年人文交流暨藝術特展活動,邀約百余件中意藝術珍品跨越山海、相逢對話,既是對中意千年緣分的深情回顧,更是對人類文明未來的美好展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始終致力于做好中意友好合作的踐行者、東西方文明互鑒的推動者、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參與者。即將在意大利舉辦的2026年冬奧會上,總臺將派出規模空前的報道團隊赴前場開展賽事報道,以世界一流的賽事制播水平,續寫“從北京到米蘭”的冰雪華章。總臺也正以“架橋者”的使命擔當,用“思想+藝術+技術”矩陣編織文明交流互鑒的經緯,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
安博思在致辭中向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杰出中國藝術家、策展人以及中意兩國機構致以誠摯謝意。他說,此次特展不僅是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特展,更是一座文化橋梁,是兩大古老文明之間的對話。55年前,意大利和中國選擇走上一條相互尊重、合作與友誼的同行之路。今天,這條道路繼續蓬勃發展,充滿了新的挑戰和機遇,但始終以真誠和建設性的對話為指導。文化在這條道路上一直并將繼續發揮核心作用。正是通過文化,兩國人民相互了解、相互認可,并更加親近。相信本次特展將繼續推動雙方思想、經驗與愿景的交流,共同建設一個更加開放、更加和諧、更加多元的世界。
△意大利駐華大使安博思
吳為山在致辭中表示,中意兩大文明古國,自古就是知音。中意交流不僅是器物往來,更是心靈的對話、文明的共進。值此中意建交55周年這一重要節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思想+藝術+技術”的融合創新,攜手意大利伙伴共同推出本次藝術特展,匯聚兩國藝術瑰寶,如同千年老友重逢暢談。它們不僅是藝術的對話,更是匠心的共鳴,文明的握手。期待以本次特展為契機,中意兩國繼續攜手,以文明互鑒之筆,共繪人類未來的壯美畫卷。
△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
常沙娜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藝術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國際語言。此次的藝術特展,正是用藝術的語言,搭建起中意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從絲綢之路到文藝復興,從敦煌壁畫到佛羅倫薩畫派,藝術始終在對話中煥發新的生命力,衷心祝愿本次藝術特展取得圓滿成功。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敦煌藝術和工藝美術設計研究專家常沙娜,中國國家畫院首聘研究員、上海美術學院教授陳家泠,國學家、書畫家范曾視頻致辭
陳家泠在視頻致辭中說,此次藝術特展不僅是一個珍貴的藝術熏陶空間,更是一個難得的文化交流平臺。中國美術正在以獨特的東方美學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而中國畫更是一座跨越國界的友誼之橋。相信在本次藝術特展中,通過水墨與油彩的對話,傳統與創新的碰撞,一定會譜寫中意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范曾為特展題名,并在視頻致辭中表示,此次藝術特展的作品,既展現了傳統筆墨“骨法用筆”的深厚底蘊,又充分展現了當代藝術“意象經營”的創新魅力。通過此次藝術特展,中國畫的寫意神韻與意大利藝術的浪漫氣質激蕩出絢麗的藝術火花。愿此次特展成為中意藝術交流的新起點,讓兩國文化交流綻放更璀璨的光彩。
△范曾為特展題名
活動現場,北京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方放,故宮博物院書畫臨摹組組長、副研究館員巨建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景泰藍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穎作為藝術家代表介紹了各自的參展作品,表達了對深化中意文化交流的熱切期待。
“光影同輝 美美與共”——慶祝中意建交55周年人文交流活動暨藝術特展邀請65名特聘藝術家和5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為本次活動助陣,兩百多件精品佳作將與意大利民眾見面。特展將于2025年6月下旬在意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舉辦,開啟一場從北京到羅馬的藝術對話之旅。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編務會議成員兼辦公廳主任周振紅,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翔,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藝術委員會主任趙建成,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河北美術學院副院長崔景哲出席。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相關部門負責人、意大利駐華大使館有關負責人,海信集團有關人士等參加活動。
(攝影:周寅 肖宇坤)